舆情周报|快速了解本周行业动态

大地同年生物
大地同年生物

大地同年生物,用科学理解生命

1周前

本周舆情周报

Public opinion weekly

2019.8.31~2019.9.6

科技进步

Genome Research: 针对脂肪的“肥胖手术刀”

最近发表在学术期刊《Genome Research》上的一篇论文,韩国汉阳大学研究人员针对脂肪酸代谢基因Fabp4,开发了一种基因沉默疗法,让白色脂肪组织中Fabp4基因的表达量下降,从而减少脂肪细胞内储存的脂质。这是一项CRISPR干扰技术,把没有酶活性的核酸酶Cas9与单条导向RNA组合在一起,产生的复合物并不切除目标基因,而是干扰目标基因的转录表达,是一种可逆的调控方式,脱靶效应也更小。而且,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非病毒的基因递送载体,上面有专门靶向脂肪细胞的序列,因此可以直达成熟的脂肪细胞,而不影响其他细胞。这一基因疗法在小鼠实验中达到了预期的减肥效果。短短6周时间,胖鼠体重减轻20%。小鼠的健康指标也有全面提升。这项研究凸显了精准基因编辑的在转化医学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学术经纬)

科技进步

NBC: 发现心脏DNA损伤和心力衰竭新机制

心血管疾病是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全世界平均每10秒钟有一人死于心血管疾病。9月2日,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科研团队在《Nature Cell Biology》杂志上以长文的形式发表文章,首次揭示了心脏CaMKII-δ的剪切全貌。研究人员利用第三代测序和绝对定量质谱技术,首次发现CaMKII-d9是人类心脏中最丰富的CaMKII-d可变剪切体。功能上,CaMKII-d9通过破坏心肌细胞基因组稳定性而促进心肌细胞死亡和心力衰竭。利用病人心脏样本、人诱导多功能干细胞、以及多种大、小鼠心脏损伤模型,研究人员发现在心脏病理情况下,CaMKII-d9表达增加,直接结合并磷酸化范可尼贫血(Fanconi anemia,FA)通路唯一的泛素耦联酶E2T造成其蛋白酶体依赖的降解,从而损害FA通路的DNA修复功能,引起心脏DNA损伤和心肌细胞的死亡,进而引发心肌病和心力衰竭。这一研究首次揭示了一种全新的CaMKII-d9依赖的心肌细胞DNA损伤和修复机制,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参考靶点。(BioArt)

科技进步

The Lancet:超10万人大样本发现MHT增加乳腺癌风险

近日,来自全世界的10万多名乳腺癌患者通过58项流行病学研究随访10多年的数据发现,除局部阴道用雌激素外,所有类型的绝经激素治疗(menopause hormone therapy,MHT)都与乳腺癌的风险增加有关,不仅如此,在停药10多年后,乳腺癌风险持续存在。相关文章以“Type and timing of menopausal hormone therapy and breast cancer risk: individual participant meta-analysis of the worldwide epidemiological evidence”为题在线发表在《The Lancent》杂志上。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将1992年至2018年期间记录MHT使用情况的所有的前瞻性研究资料汇总起来,并重新进行分析,然后随访监测乳腺癌的发病率,发现对于雌-孕激素治疗,每天使用比间歇性的孕激素治疗风险更大。使用MHT10年相比使用5年的妇女,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大约是前者的两倍,即便停止使用10年,乳腺癌风险依然增加。(转化医学网)

科技进步

Cell:发现感知寒冷的基因

近日,《Cell》杂志刊登了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人员在“寒冷自我保护机制”上的最新发现。在环境温度脱离舒适温度的情况下,存在于皮肤下的 “感受器”受体蛋白就开始发挥作用,将寒冷刺激以化学信号的形式传输到大脑,引起相应的反馈机制。这一过程在大到人类小到几十厘米蛆虫的生物体中都普遍存在。经过筛选研究人员发现,在18摄氏度以下,缺少谷氨酸盐蛋白受体(GLR-3)编码基因glr-3的蛆虫失去了对寒冷刺激感知的能力。当把哺乳动物中的glr-3等同基因放入到丧失glr-3的蛆虫体内时,能够恢复蛆虫的寒冷刺激感知能力。同样地,当把来自蛆虫、斑马鱼、小鼠和人类体内的glr-3或其等同基因放入到缺失寒冷刺激感知能力的哺乳动物细胞内时,这些细胞也重新获得了这一能力。这一研究揭示了首个冷觉感受器——GLR-3蛋白受体以及编码基因glr-3在动物抵御寒冷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生物探索)

科研进步

Nature子刊:mRNA甲基化助力胰腺癌早期筛查

近日,来自日本大阪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microRNA甲基化水平可作为早期胰腺癌诊断的重要生物标记物,研究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科研人员比较了胰腺癌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清样本中的microRNA甲基化水平。结果发现,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甚至优于众所周知的胃肠道肿瘤标志物--CEA与CA19-9。由于癌症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对患者的预后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因此筛选癌症的新方法可能至关重要,小RNA甲基化水平检测可能成为未来早期癌症筛查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物探索)

科研进步

PNAS:微量液体活检技术新突破

9月3日,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一支联合团队开发出一种“微量游离RNA测序技术”(Small Input Liquid Volume Extracellular RNA Sequencing,简称SILVER-seq),通过不到一滴血液的样本量,就可以将乳腺癌患者与健康人区分开来。这项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PNAS》上。这项技术能够检测血清里的“游离RNA”(exRNA),包括:小RNA(miRNA),信使RNA(mRNA),以及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它们大部分来自健康的血细胞,但如果人的身上出现了肿瘤,那么这些RNA也可能来自肿瘤细胞。这一技术只需要5-7微升的血清,比一滴血(约30微升)还要少得多。随后研究人员利用这一技术对乳腺癌样本及正常样本进行验证,即便样本量极低,也可以通过RNA的表达水平来分析出受检者的性别、实际年龄以及是否患有癌症。该技术将进一步加快使用非侵入性筛查技术监测人类疾病的临床速度。(学术经纬)

产业动态

《2018中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出炉

近日,国家统计局、科技部和财政部公布《2018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18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19677.9亿元,比上年增加2071.8亿元,增长11.8%;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19%,比上年提高0.04个百分点。其中,研发经费投入超过千亿元的省\市有6个,分别为广东(占13.7%)、江苏(占12.7%)、北京(占9.5%)、山东(占8.4%)、浙江(占7.3%)和上海(占6.9%)。(科学网)

产业动态

2019中国肿瘤大会发布《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指南》

2019中国肿瘤学大会(CCO)于8月16日-19日在重庆市隆重召开。会上中国抗癌协会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联合发布了最新的《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指南》,该指南提出对45至69岁一般风险女性每两年做一次乳腺X线筛查,以实现乳腺癌早诊早治。对于来自乳腺癌高危家族且携带乳腺癌相关突变基因的女性,建议自35岁开始每半年进行一次乳腺超声检查,每年进行一次乳腺核磁共振检查。乳腺癌是中国女性第一高发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威胁女性的生命健康。早期筛查是实现乳腺癌早诊早治,从而提高生存率的重要途径。(新华网)

产业动态

泰瑞沙获批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

9月4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正式批准泰瑞沙(甲磺酸奥希替尼片)用于具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外显子19缺失或外显子21(L858R)置换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在FLAURA临床试验中,与标准EGFR-TKI治疗相比,奥希替尼一线治疗在无进展生存期(PFS)方面展现出了统计学的显著优势和临床意义上的改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达到18.9个月,而对照组为10.2个月,较现有标准EGFR-TKI治疗延长8.7个月。奥希替尼于2017年3月在中国首次获批,并在2018年10月被宣布列入国家医保目录。(动脉网)

THE END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 赞赏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